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话技术 【专业代码】460306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人员。
三、修业年限
【学制年限】采用学年学分制,标准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所属专业大类及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装备制造业大类(56) 自动化类(5603) |
制造业 |
工程技术人员 |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
电工 |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
电气设备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安装及技术改造、电气设备、自动化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 |
电工 |
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数控装备制造、各类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等企业的设计、操作编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支持以及营销与服务。 |
1+x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证书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生产、安装、调试、运维、营销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
(1)必须具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能熟知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能正确总结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能正确总结C语言基本语句、语法、数据类型,能准确说出顺序、条件、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5)能正确说明变频器的选型方法,能够熟练总结三相异步电机和伺服电机的选型方法,能准确说出轴运动参数与控制器参数的调整与优化设置方法;
(6)能正确总结供配电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计算电力负荷、电缆截面,能正确选择高、低压一次器件,能正确分析一次回路、二次回路图;
(7)能熟练总结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8)能灵活列举典型PLC控制系统架构,辨认PLC电源、CPU、I/O等硬件模块,并熟练说出PLC工作原理;
(9)能熟练归纳工业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能准确说明工业控制系统中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的结构和作用;
(10)能正确说出智能自动线的组成,能灵活列举出传感器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PLC技术及工业以太网通讯技术在智能自动线中的应用;
(11)能熟练归纳电气工程图中常用的电气符号、端子代号、信号及连接线及信息的标记与注释的方式,能熟练总结电气工程图的绘制规则;
(12)能正确总结气压传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分析常见的方向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的工作过程;
(13)能正确归纳现场总线的定义、理论和方法等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说出Profibus等典型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的构建方法。
2.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文献检索工具;
(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
(4)能够针对不同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电机类型,并能够完成常用电机安装调试;
(4)能熟练使用C语言开发环境,并进行C语言程序的编写、编译、运行和调试;
(5)能正确使用变频器进行电机调速,能够进行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调试,并能根据机电系统工艺规程和图纸正确使用安装工具进行机电系统安装及传动系统调试;
(6)能熟练操作智能供配电系统,并能够进行设备装配、维护、故障排查以及系统的监控、仿真与管理;
(7)能够进行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并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
(8)能够进行PLC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能够进行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检修;
(9)能熟练使用组态软件进行工业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界面的开发;
(10)能熟练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并能够进行设备的安装、编程、调试,维护与维修等;
(11)能够正确识读绘制各类原理图和电气线路图;
(12)能够进行简单气压系统的调试和排故;
(13)能够进行简单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的构建,并能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进行日常维护。
3. 素质要求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7)加强劳动教育,以劳辅德,以劳益智,以劳促体,以劳育美.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表2 公共基础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
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论 |
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
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
国家安全教育 |
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
主要讲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适应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提升科学性和适宜性,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依法开展教育。 |
中国共产党党史 |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
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 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传统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
体育Ⅰ |
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所选项目的发展历史以及该项目比赛的组织编排方法,初步掌握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
体育Ⅰ课程开设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教学内容以身体素质为主,专项技术为辅;身体素质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各专项以阶段目标式考核的形式进行。 |
体育Ⅱ |
使学生掌握所选项目的裁判法及组织编排的能力,掌握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
体育Ⅱ课程开设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教学内容以专项技术为主,身体素质为辅;各专项以阶段目标式考核的形式进行。身体素质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 |
体育Ⅲ |
使学生掌握所选项目的裁判法及组织编排的能力,掌握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责任感、职业素质,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
体育Ⅲ课程开设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拓展训练、瑜伽;教学内容以职业素质和专项技术为主,身体素质为辅;各专项以阶段目标式考核的形式进行。身体素质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50米跑。 |
英语I-II |
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培养语用意识、跨文化意识和职业技能,综合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
课程通过每学期八个不同主题的单元及Warming-up, Text A, Speaking,Listening,Text B, Project等模块的学习,训练语言技能,巩固语言知识。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案例法、任务教学法等提升综合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计算机基础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搜索并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
主要讲授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使用;Microsoft Office2016集成办公软件的安装、功能、组成;Word 2016、Excel 2016、PowerPoint 2016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杀毒软件对计算机定期杀毒,升级,维护等操作。 |
入学教育、军训、专业认知 |
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主要内容,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军事素养,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令行禁止、团结奋进、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良好战斗素养;了解格斗、防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卫生、救护基本要领,掌握战场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了解战备规定、紧急集合、徒步行军、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综合军事素质。 |
军事理论I-II |
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
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使学生树立科学战争观和方法论;了解战现代战争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和发展趋势,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
心理健康教育Ⅰ-Ⅳ |
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标准及意义。技能层面:使学生掌握心理调适及心理发展技能。自我认知层面: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综合采用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演练等方法。 |
形势与政策I-IV |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
劳动教育 |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重点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6S管理、创新创业等内容为主。以讲座形式进行,学生在校的4个学期,每学期安排1次(每次计4学时)。 |
劳动实践周 |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大一学生的劳动实践周以日常劳动为主,在校内进行,大二、大三的劳动实践周与我校的顶岗实习相结合,在企业进行,以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安排在大二、大三的寒、暑假,不单独计学分。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Ⅰ |
掌握职业与专业的关系;理解创新原理及过程;对创业有初步认识;了解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理想,为做职业生涯规划做准备。 |
主要讲授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概念、分类、职业与专业的关系;专业与职业目标、理想的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概念、内容、原理、原则、过程;创业形势、背景、基础知识、创业者素质与能力。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Ⅱ |
掌握职业及相关概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及实施要素;了解创新思维障碍和拓展方法;掌握组建创业团队的要素。 |
主要讲授职业及其相关概念;职业的类型及自我选择;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相关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创新思维含义及常见的障碍;创新思维的拓展;挑选合适的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Ⅲ |
了解撰写求职信与简历的格式;掌握求职礼仪;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掌握创业资源整合技巧及投融资渠道;识别创业风险,掌握规避创业风险的方法。 |
主要讲授大学生求职策略;大学生求职礼仪;模拟面试(课上实践);创新思维方法训练;创业资源与创业融资;识别创业风险。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Ⅳ |
掌握职业能力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应用;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训练;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写作要点。 |
主要讲授职业能力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应用;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应用;创新思维应用;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写作要点。 |
健康教育 |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
教学内容:健康、亚健康、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传染病防治、肺结核、艾滋病、安全应急与避险、心肺复苏。 |
影视鉴赏 |
该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由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侧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了解影视鉴赏的含义、影视的分类和制作过程;学习了解影视的历史脉络,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学习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影视鉴赏的一般规律;学会辨析影视的基本种类。让学生掌握和熟悉电影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掌握电影的创作规律和语言特点,掌握电影的发展历史,并能根据所掌握的电影理论,学会独立进行影评。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该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
本门课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进而提升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 |
应用文写作 |
该课程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文写作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高职学生群体或个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应用文的使用需求来实施,以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基础应用能力为教学基本主线,以强化写作训练为教学基本特色。 |
社交礼仪 |
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良好职业形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
主要内容分为仪表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礼仪三部分。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内容选择上求精求准,突出公共性、适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具体授课计划结合学校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情况进行细微调整。 |
(二)专业(技能)课程
表3 专业(技能)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要求 |
装备制造业概论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符合时代发展的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知识,具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等基本能力。能够对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营销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装备制造业的认知为主线,以装备制造业概述、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装备制造业基础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夯实岗位就业适应能力。 |
自动控制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装备制造基本理论,掌握典型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装备制造业的工程方法使用等基本技能,能够知道常见工业产品原理和生产生活中的工程技术原理,为现代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应用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自动装备和自动控制系统为主线,以自动控制系统概述、生产生活装备制造技术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应用工程数学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受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
应用工程数学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函数、极限与连续,会计算函数的极限;熟练掌握导数与微分;灵活使用导数;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计算;掌握定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
电工电子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交直流电路、电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动机工作原理和其典型控制电路、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特性以及典型模拟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负反馈的作用、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分析各种类型电路、能够识别电动机控制电路、能够使用芯片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为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PLC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电路分析和设计为主线,以直流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动机控制电路、二极管和三极管特性、模拟电路分析和设计、负反馈的作用、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N进制计数器的设计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典型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器件使用方法和电路分析等基本技能,能够对典型电机控制电路进行连接,为现代运动控制等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电机结构原理与电机控制线路为主线,以常用电动机和电机控制电路系统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常见传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加工过程中典型的物理量的检测方法等基本技能,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传感器进行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为运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力、位移、速度、物位等典型物理量的检测任务为主线,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外形结构、测量电路、典型应用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
C语言程序设计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C语言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顺序、循环、选择等典型程序的设计、分析等基本技能,能够达到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
本门课程以C语言基本语法和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为主线,以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组、函数等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规范和编程技能。 |
英语IIIA |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增加专业词汇量,使学生能够英语技能阅读、翻译行业资料,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行业英语为工具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涉外行业活动。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工匠职业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具备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 |
课程共计8个单元,由Warming-up, Dialogue, Text A, Text B, Task等模块组成,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负载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英语知识。课程内容分为职业安全意识、职业知识和工作场景以及职业发展三个子项目,运用“雨课堂”等多元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讲授、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方法,实现相关知识在“做中学”。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51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等基本技能,能够完成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进行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为PLC应用技术、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典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程序开发为主线,以彩灯控制、汽车信号灯控制、交通灯控制、数字钟设计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
供配电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概念,掌握智能供配电系统装配与操作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达到供配电设备装配、运行、检修、继保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智能生产线集成与装配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供配电系统的认知、供配电设备的装配与操作、供配电系统的运管与监控、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与维护、供配电系统的保护为主线,以构建基于“系统认知、功能分析、理论学习、运行操作、监控仿真”的工作过程的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PLC应用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工用原理结构和使用,掌握硬件配置、基本逻辑指令、计数器/定时器设定值的设定方法等基本技能,能够知道常见控制指令和编程方法,为现代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应用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PLC电气控制系统为主线,以简单的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维护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智能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作用,掌握典型的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等基本方法),能够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为实际应用系统服务,为后续顶岗实习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主线,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组成;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数据采集板卡的使用;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开发软件使用及开发流程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典型电气工程项目图纸的识图和绘图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后续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实践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典型电气工程图纸的识图与绘图为主线,以电气工程图的电气符号、端子代号、信号及连接线和识图方法及CAD软件使用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典型工业控制网络搭建等基本技能,能够构建和运行简单的现场总线系统和以太网通信模块系统,具有现场总线系统初步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能力,为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实践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典型工业控制网络设计为主线,以各类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基本知识、系统构成和配置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运动曲线设计、元器件选择、控制程序编写与系统调试等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工业运动控制系统集成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器人基础、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运动控制系统器件选择和控制程序设计为主线,以运动控制系统组成、轨迹规划、传动机构的选择、电机选择、反馈与控制器件选择、电机驱动、运动控制实现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展示、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熟悉运动控制系统集成、维护、改造升级和技术支持等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智能生产线系统组成及安装方法,掌握典型供料、加工、装配、分拣和输送单元编程及调试方法,能够达到简单的编程调试的水平,为后续的顶岗实习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生产线运行工艺为主线,以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的组成、编程及调试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智能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典型智能产品的软件编程和硬件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够完成智能产品硬件电路的设计,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为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智能产品的设计过程为主线,以智能产品设计概述、智能产品硬件电路设计、智能产品软件设计、智能产品调试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实操演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工业机器人程序建立的步骤及示教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工具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信号板卡的配置等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常用指令完成机器人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夯实基础。 |
本门课程以典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与编程为主线,以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分析、动作路径规划、编程调试、系统维护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示范操作、学生分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识别、选择、调整常用低压电器,学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为PLC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常用低压电器的选用与检修、常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为主线,以电气图纸的读识、常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专业技能实训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工操作的基本工艺等,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为PLC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门课程以电工安全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为主线,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知、电工操作的基本工艺、电子电路的焊接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普通车床加工实训 |
车床的结构特点、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车削加工、CA6140车床加工范围、主轴变速练习、机床润滑操作和维护保养、进给箱操作练习、常用量具的使用 |
内容:车床基本操作、工件和刀具装夹、粗车端面、外圆、倒角加工、粗车外圆阶台 要求:熟练掌握课题件制作 |
电钳实训 |
锉削的基本操作 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 锯割的基本操作 |
内容:技术安全教育及考试、钳工入门、 锉削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会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规程 |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表4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模块类别 |
模块毕业学分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学时分配 |
|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
课程 性质 |
线上教学形式 |
线上教学学期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考核方式 |
一年 |
二年 |
三年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学期 |
13周 |
16周 |
17周 |
17周 |
18周 |
18周 |
公共基础模块 |
45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F72001 |
3 |
48 |
40 |
8 |
|
考查 |
4/12w |
|
|
|
|
|
必修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F72002 |
4 |
64 |
56 |
8 |
|
考查 |
|
4/16w |
|
|
|
|
必修 |
|
|
3 |
国家安全教育 |
F71006 |
1 |
16 |
16 |
|
|
考查 |
|
4/4w |
|
|
|
|
必修 |
|
|
4 |
中国共产党党史 |
F71005 |
1 |
16 |
16 |
|
|
考查 |
4/4w |
|
|
|
|
|
必修 |
|
|
5 |
体育Ⅰ-Ⅲ |
F62301-3 |
6 |
108 |
|
84 |
24 |
考查 |
2 |
2 |
|
2 |
|
|
必修 |
课件 |
第1.2.4学期 |
6 |
英语Ⅰ |
F62201 |
4 |
64 |
56 |
|
8 |
考试 |
4/16w |
|
|
|
|
|
必修 |
直播+课件 |
第1学期 |
7 |
英语Ⅱ |
F62202 |
4 |
64 |
56 |
|
8 |
以证代考 |
|
4/16w |
|
|
|
|
必修 |
直播+课件 |
第2学期 |
8 |
◎计算机基础 |
F45401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4 |
|
|
|
|
必修 |
|
|
9 |
入学教育、军训、专业认知 |
F34001 |
2 |
36 |
|
36 |
|
考查 |
2w |
|
|
|
|
|
必修 |
|
|
10 |
军事理论课Ⅰ-Ⅱ |
F92001-2 |
2 |
36 |
32 |
4 |
|
考查 |
2/16w |
|
|
2/2w |
|
|
必修 |
|
|
11 |
心理健康教育Ⅰ-Ⅳ |
F61401-4 |
1 |
18 |
18 |
|
|
考查 |
2/2w |
2/2w |
2/2w |
2/2w |
|
|
必修 |
|
|
12 |
形势与政策Ⅰ-Ⅳ |
F71001-4 |
1 |
32 |
32 |
|
|
考查 |
2/4w |
2/4w |
2/4w |
2/4w |
|
|
必修 |
|
|
13 |
劳动教育Ⅰ-Ⅳ |
F36001-4 |
1 |
16 |
16 |
|
|
考查 |
4/1w |
4/1w |
4/1w |
4/1w |
|
|
必修 |
|
|
14 |
劳动实践周 |
F36005 |
1 |
16 |
|
16 |
|
考查 |
|
1w |
|
|
|
|
必修 |
|
|
15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Ⅰ-Ⅳ |
F75001-4 |
4 |
64 |
42 |
22 |
|
考查 |
2/6w |
2/9w |
2/9w |
2/8w |
|
|
限选 |
|
|
16 |
健康教育 |
F61300 |
1 |
16 |
16 |
|
|
考查 |
4/1w |
4/1w |
4/1w |
4/1w |
|
|
限选 |
|
|
17 |
影视鉴赏Ⅰ-Ⅱ |
F61106-7 |
2 |
32 |
20 |
|
12 |
考查 |
2/8w |
2/8w |
|
|
|
|
限选 |
课件 |
第2学期 |
1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F61103 |
1 |
16 |
16 |
|
|
考查 |
|
|
2/8w |
|
|
|
选修 |
|
|
19 |
应用文写作 |
F61101 |
1 |
16 |
16 |
|
|
考查 |
|
|
|
1 |
|
|
选修 |
|
|
20 |
社交礼仪 |
F61102 |
1 |
16 |
16 |
|
|
考查 |
|
|
1 |
|
|
|
选修 |
|
|
合计 |
|
45 |
758 |
496 |
210 |
52 |
|
11 |
16 |
3 |
3 |
|
|
|
|
|
专业基础模块 |
29 |
1 |
☆装备制造业概论 |
F31001 |
1 |
16 |
16 |
|
|
考查 |
2 |
|
|
|
|
|
选修 |
|
|
2 |
自动控制技术 |
F31201 |
3 |
48 |
32 |
|
16 |
考查 |
3 |
|
|
|
|
|
选修 |
课件 |
第1学期 |
3 |
应用工程数学 |
F41503 |
3 |
48 |
48 |
|
|
考查 |
3 |
|
|
|
|
|
选修 |
|
|
4 |
电工电子技术B |
F31003 |
5 |
80 |
80 |
|
|
考试 |
6 |
|
|
|
|
|
必修 |
|
|
5 |
◎X电机与电气控制 |
F35208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4 |
|
|
|
|
必修 |
|
|
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F35506 |
4 |
64 |
32 |
32 |
|
考查 |
|
4 |
|
|
|
|
选修 |
|
|
7 |
◎C语言程序设计 |
F35209 |
3 |
48 |
24 |
24 |
|
考查 |
|
|
4 |
|
|
|
选修 |
|
|
8 |
英语ⅢA |
F62203 |
3 |
48 |
48 |
|
|
考查 |
|
|
3 |
|
|
|
限选 |
|
|
9 |
专业技能实训 |
F33701 |
1.5 |
24 |
|
24 |
|
考查 |
1w |
|
|
|
|
|
必修 |
|
|
10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F33702 |
1.5 |
24 |
|
24 |
|
考查 |
|
1w |
|
|
|
|
必修 |
|
|
合计 |
|
29 |
464 |
312 |
136 |
16 |
|
14 |
8 |
7 |
0 |
|
|
|
|
|
专业方向模块 |
27 |
1 |
※◎J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F35200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4 |
|
|
|
必修 |
|
|
2 |
※◎供配电技术 |
F35201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4 |
|
|
|
必修 |
|
|
3 |
※◎PLC应用技术 |
F35202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4 |
|
|
|
必修 |
|
|
4 |
※◎X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F35203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
4 |
|
|
必修 |
|
|
5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F35204 |
4 |
64 |
32 |
32 |
|
考查 |
|
|
|
4 |
|
|
必修 |
|
|
6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
F31202 |
4 |
64 |
64 |
|
|
考查 |
|
|
|
4 |
|
|
选修 |
|
|
7 |
电钳实训 |
F83015 |
1.5 |
24 |
|
24 |
|
考查 |
|
|
1w |
|
|
|
必修 |
|
|
8 |
普通车床加工实训 |
F83021 |
1.5 |
24 |
|
24 |
|
考查 |
|
|
|
1w |
|
|
必修 |
|
|
合计 |
|
27 |
432 |
224 |
208 |
0 |
|
0 |
0 |
12 |
12 |
|
|
|
|
|
岗位特色 模块 |
54 |
1 |
※◎△X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F35205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4 |
|
|
|
必修 |
|
|
2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F35206 |
4 |
64 |
32 |
32 |
|
考试 |
|
|
|
4 |
|
|
必修 |
|
|
3 |
◎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 |
F35207 |
2.5 |
40 |
20 |
20 |
|
考查 |
|
|
|
3 |
|
|
必修 |
|
|
4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F35102 |
3.5 |
56 |
28 |
28 |
|
考试 |
|
|
|
4 |
|
|
必修 |
|
|
5 |
跟岗实习 |
F00000 |
20 |
360 |
|
360 |
|
|
|
|
|
|
18w |
|
必修 |
|
|
6 |
顶岗实习 |
F00001 |
20 |
360 |
|
360 |
|
|
|
|
|
|
|
18w |
必修 |
|
|
合计 |
|
54 |
944 |
112 |
832 |
0 |
|
0 |
0 |
4 |
11 |
|
|
|
|
|
汇总 |
周学时汇总 |
|
|
|
|
|
|
|
25 |
24 |
26 |
26 |
|
|
|
|
|
学时分配及学分汇总 |
|
158 |
2598 |
1144 |
1386 |
68 |
|
|
|
|
|
|
|
|
|
|
注:
1.※表示专业核心课程,◎表示理实一体化课程,X表示1+x课证融通课程,△表示校企合作课程,Z表示1+x转换课程 ,J表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劳动实践周,每学年安排1次。大一在校期间完成,大二、大三利用学生假期完成。
八、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表5 各教学环节安排
学年 |
学期 |
课堂 教学 |
集中实践 |
复习考试 |
合计 |
备注 |
军训 |
整周 实训 |
跟岗、顶岗实习 |
第一 学年 |
1 |
13 |
2 |
1 |
0 |
2 |
18 |
教学周整体安排: 第1学期18周; 第2-4学期20周; 第1-2学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校内劳动实践1周,计入学期整周实训教学周中; 第5学期18周(含1周劳动实践),跟岗实习; 第6学期18周(含1周劳动实践),顶岗实习; 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假期完成2周体验式实习(含社会实践)。 |
2 |
16 |
0 |
2 |
0 |
2 |
20 |
第二 学年 |
3 |
17 |
0 |
1 |
0 |
2 |
20 |
4 |
17 |
0 |
1 |
0 |
2 |
20 |
第三 学年 |
5 |
0 |
0 |
0 |
18 |
2 |
20 |
6 |
0 |
0 |
0 |
18 |
0 |
18 |
合计 |
63 |
2 |
5 |
36 |
10 |
116 |
九、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表6 课程学分(学时)分配
模块类别 |
课程性质 |
毕业需 达到学分 |
占总学分 比例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合计 学时 |
公共基础模块 |
公共必修课 |
35 |
23% |
410 |
188 |
598 |
公共选修课 |
10 |
6% |
138 |
22 |
160 |
专业基础模块 |
专业必修课 |
12 |
8% |
112 |
80 |
192 |
专业选修课 |
17 |
11% |
216 |
56 |
272 |
专业方向模块 |
专业必修课 |
23 |
15% |
160 |
208 |
368 |
专业选修课 |
4 |
2% |
64 |
0 |
64 |
岗位特色模块 |
专业必修课 |
51.5 |
33% |
92 |
812 |
904 |
专业选修课 |
2.5 |
2% |
20 |
20 |
40 |
合计 |
155 |
100% |
1212 |
1386 |
2598 |
必修课总学分 |
121.5 |
选修课总学分 |
33.5 |
选修与必修比例 |
1:3.6 |
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47% |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53% |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 |
1:1.14 |
理实一体化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28% |
注:理实一体化课程默认学时为 理论:实践=1:1。
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修满第二课堂14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以学年为认定期限,每学年九月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认定、审核、公示、备案等工作。学生毕业前,符合毕业条件的,校团委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上盖章,成绩单装入档案;对不符合毕业要条件的,学生需补修所学学分,不能及时补修的延期毕业。
表7 项目模块及学年学分标准
模块 |
2020-2021学年最低学分 |
2021-2022学年最低学分 |
2022-2023学年学分 |
模块总计学分 |
思想成长 |
2(每学期1学分) |
2(每学期1学分) |
前两学年未修满相应学分,第三学年应补修不足学分 |
4 |
实践学习 |
1.5(每学期0.75学分) |
1.5(每学期0.75学分) |
3 |
志愿公益 |
1(每学期0.5学分) |
1(每学期0.5学分) |
2 |
文体活动 |
1(每学期0.5学分) |
1(每学期0.5学分) |
2 |
创新创业 |
1.5(每学期0.75学分) |
1.5(每学期0.75学分) |
3 |
工作履历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技能特长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应修满学分 |
14 |
十一、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表8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形式/载体 |
学时 |
1 |
“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系列实践活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志愿服务、微视频等 |
4 |
2 |
“菜单式”自助实践活动 |
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主题演讲、“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
8 |
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实践活动 |
“党史”知识竞赛接力跑、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主题演讲、观读活动、竞赛活动等 |
4 |
十二、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5人、校内兼职5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87%。高级职称10人,占教师总数43%,中级职称13人,占教师总数56%,研究生以上学历15人,占教师总数65%,生师比为25:1。
表9 教师情况列表
序号 |
教师工作性质 |
姓名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 |
专业 |
现从事 专业 |
拟任 课程 |
是否双师 |
1 |
专职 |
张明月 |
45 |
教授 |
本科 |
电机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是 |
2 |
专职 |
马骏 |
40 |
讲师 |
研究生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 |
是 |
3 |
专职 |
刘力 |
42 |
副教授 |
本科 |
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是 |
4 |
专职 |
王英 |
39 |
讲师 |
研究生 |
电气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供配电技术、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是 |
5 |
专职 |
金小婷 |
35 |
讲师 |
研究生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是 |
6 |
专职 |
赵亮 |
41 |
讲师 |
本科 |
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
是 |
7 |
专职 |
乔莉 |
39 |
讲师 |
研究生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 |
是 |
8 |
专职 |
刘宏楠 |
40 |
讲师 |
研究生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装备制造业概论、自动控制技术 |
是 |
9 |
专职 |
于莹莹 |
40 |
讲师 |
研究生 |
电子学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是 |
10 |
专职 |
王蕊 |
39 |
讲师 |
研究生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工电子技术 |
是 |
11 |
专职 |
施立群 |
41 |
副教授 |
本科 |
电气技术教育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是 |
12 |
专职 |
王旭 |
37 |
讲师 |
研究生 |
控制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专业技能实训 |
是 |
13 |
专职 |
刘童越 |
36 |
讲师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PLC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 |
是 |
14 |
专职 |
任亚军 |
38 |
副教授 |
研究生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技术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是 |
15 |
专职 |
吴晓姝 |
47 |
讲师 |
研究生 |
工程热物理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是 |
16 |
兼职 |
黄华 |
59 |
教授 |
本科 |
交通信号与控制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是 |
17 |
兼职 |
张博 |
33 |
工程师 |
研究生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工电子技术 |
是 |
18 |
兼职 |
吴硕 |
38 |
副教授 |
研究生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是 |
19 |
兼职 |
赵继忠 |
42 |
副教授 |
研究生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是 |
20 |
兼职 |
宋恺 |
35 |
讲师 |
研究生 |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工电子技术 |
是 |
21 |
兼职 |
范宇 |
42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生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PLC应用技术 |
否 |
22 |
兼职 |
刘卓 |
42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生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否 |
23 |
兼职 |
李哲 |
42 |
高级工程师 |
本科 |
自动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否 |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校内实训室共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共5个,具体情况详见表10和表11。
1.校内实训室
表10 电工技术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亚龙YL-NT系列创新型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装置 |
24 |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
1 |
表11 自动化仿真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自动化仿真实训装置 |
45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1-2 |
表12 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单片机实训装置 |
13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 |
2-5 |
表13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SKPMC-20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
15 |
PLC应用技术 |
3 |
表14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台 |
6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3-4 |
表15 维修电工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 |
25 |
电气控制线路实训 |
6 |
表16 电机技术实训室
序号 |
主要设备 |
台、套数 |
可支撑课程名称 |
工位数 |
1 |
XK-DJJC型交直流电机技术综合实训装置 |
8 |
电机及电气控制 |
3-6 |
注:主要设备指完成实训室主要功能,支撑开设课程的设备。工位数指实训室每台主要设备可同时容纳的学生数。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表17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序号 |
实训(实习)基地名称 |
用途 |
容量 |
合作深度 |
1 |
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顶岗、就业 |
20 |
订单班 |
2 |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
顶岗、就业 |
20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
3 |
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顶岗、就业 |
20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
4 |
沈阳凯利电气有限公司 |
顶岗、就业 |
10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
5 |
沈阳鑫韵电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顶岗、就业 |
10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
注:用途指教学或顶岗实习。用于顶岗实习的基地请按照接纳人数写3-5个。容量指基地能同时容纳的学生数。合作深度是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或订单班培养。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教学资源及核心课程教材选用情况详见表18和表19 。
表18 教学资源统计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资源类型 |
资源数量 |
课程负责人 |
备注 |
1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视频 |
19 |
马骏 |
|
微课 |
32 |
|
动画 |
25 |
|
电子课件 |
1套 |
|
2 |
供配电技术 |
视频 |
9 |
王英 |
|
动画 |
17 |
|
3 |
PLC应用技术 |
视频 |
20 |
刘童越 |
|
动画 |
45 |
|
课件 |
20 |
|
微教材 |
1 |
|
4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微课 |
12 |
王英 |
|
试题库 |
1套 |
|
5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微课 |
12 |
金小婷 |
|
视频 |
13 |
|
动画 |
19 |
|
电子课件 |
7套 |
|
微教材 |
1本 |
|
注:资源类型包含动画、微课、电子课件、虚拟仿真软件、自编特色讲义等。
表19 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选用
序号 |
核心课程名称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参考教材 |
1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单片机技术 |
国家开放大学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 |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
魏海波 |
2016.1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国钰主编 |
2 |
供配电技术 |
供配电技术项目式教程 |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优质规划教材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蒋庆斌 |
2016.7 |
《供配电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崔红主编 |
3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运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普通教材 |
高教出版社 |
熊田忠 |
2016.9 |
《工业运动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哈肯.基洛卡主编 |
4 |
PLC应用技术 |
PLC编程及应用教程 |
普通教材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侍寿永 |
2016.9 |
《S7-200 SMART PLC 编程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廖常初主编 |
5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智能自动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校本教材 |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王英 |
2021.2 |
《自动化生产线应用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徐沛主编 |
6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计算机控制技术项目教程 |
普通教材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江全 |
2017.8 |
《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曹佃国主编 |
注:教材类型包含国家、省级规划教材、国家、省级优秀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校本教材等。
(四)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或项目教学,按照任务实施讲授知识与技能,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结合“应用”需要组织内容;在任务或者项目实施中,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尽可能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
2.灵活运行讲授法、小组现场教学、课堂讨论,做学合一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多采用图片、动画及虚拟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方法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习评价
1.对学生评价,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强化过程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出勤率、课堂表现、安全操作、作业、实训报告、团队合作、技能竞赛等,以此强化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2.对教师评价,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其中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指出教师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自评: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教师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其他组成员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三、毕业要求
(一)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从事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所具备的能力水平,并在3~5年后达到发展岗位所具备的能力水平。
(二)毕业学分要求
1.修满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最低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1.5学分、选修课33.5学分;
2.除修满1所规定的的学分外,还需修满第二课堂学分14学分。
(三)证书获取要求
表20 证书类型及要求
证书名称 |
等级 |
发证单位 |
考证时间 |
必考/选考 |
电工证书 |
中级 |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第4学期 |
选考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中级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第4学期 |
选考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
一级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2-6学期 |
必考 |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 |
B级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2-6学期 |
必考 |
十四、课程设置及内容调整
表21 202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调整表
序号 |
调整内容 |
调整依据、原因 |
备注 |
1 |
自动控制原理课名(2学分)调整自动控制技术(3学分) |
原自动控制原理内容侧重原理分析,学生理解困难,课程名称改成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内容融入典型实践项目并结合控制原理,分析自动控制过程。 |
|
2 |
电气CAD绘图课名(3学分)改为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4学分) |
原电气CAD绘图内容侧重绘图软件AutoCAD的学习,课程名称改为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授课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课程内容融入专业知识,使软件使用结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分析图纸,电子绘图的能力。 |
|
3 |
单片机课程设计(2学分)改为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2.5学分) |
原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单片机,课程名称改为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增加了工业物联网等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自动化的前沿科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工科”智能化改造目标。 |
|
4 |
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3.5+3.5)整合成电工电子技术(5学分) |
原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侧重理论分析和计算,较抽象,部分内容岗位支撑意义较小,课程融合后,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岗位需求。 |
|
5 |
电机与拖动技术与PLC的电气控制部分课程(3.5学分)整合成电机与电气控制(4学分) |
原电机拖动技术课程内容侧重电机特性的分析,将PLC应用技术中讲解电气控制部分剥离出来与电拖课程融合,更有利与后面专业课程授课内容的衔接,同时符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工科”改造中,通过内容补充等方法进行X证书融合的目标。 |
|
6 |
新增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4学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4学分) |
为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工科”改造中对接智能控制技术的建设目标,新增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和工业控制网络技术2门课程,讲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