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业代码】460306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人员。
三、修业年限
【学制年限】采用学年学分制,标准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本专业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大类(46) |
自动化类(4603) |
通用设备制造业(34)、专用设备制造业(3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 |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2-02-11)、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7) |
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
|
电工、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变配电运维
|
(二)岗位-能力分析
表2 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名称 |
岗位类别 |
岗位描述 |
职业能力要求 |
电气技术员 |
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技术支持与调试,故障排查与维护,培训与指导等。 |
1.具有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2.具有故障分析及排除能力; 3.具有培训指导员工的能力。 |
生产线检修员 |
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 |
设备的保养、维护、故障排除以及安全管理等。 |
1.具有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能力; 2.具有电气及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的能力。 |
电气工程师 |
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
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支持与改进,项目管理等。 |
1.具有小型控制系统简单的设计的能力; 2.具有小型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能力。 |
供配电系统运维工程师 |
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 |
供配电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维护等。 |
1.具有供配电系统操作的能力; 2.具有供配电系统调试; 3.具有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的能力。 |
(三)专业证书要求
表3 证书类型及要求
证书名称 |
证书类型 |
颁发单位 |
等级 |
备注 |
电工证书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三级或四级 |
选考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中级 |
选考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一级 MS office |
选考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A级或B级 |
选考 |
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证书 |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四级 |
选考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行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
(1)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电气识图、工程制图、电气制图、计算机绘图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机调速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技术技能;
(6)掌握电力网络的构成、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的功能和使用等技术技能;
(7)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分析方法等技术技能;
(8)掌握工业网络、工业组态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技能;
(9)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掌握装备制造领域数字化技能;
(10)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
(11)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2)具有低压电气控制系统、调速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分析、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3)具有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及运行维护的能力;
(4)具有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运维及升级改造的能力;
(5)具有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建立可编程序控制器与上位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通信,进行控制系统的集成与改造的能力;
(6)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7)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5)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一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6)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表4 公共基础课程信息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及要求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本课程的目标: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
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本课程的目标: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以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
4 |
形势与政策 |
本课程的目标: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
5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本课程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大学生涯规划、职业导向训练(职业素养培养)、职业定向训练(职业目标规划)、求职能力提升四个阶段开展,重点引导学生: 1.养成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习惯; 2.理性规划目标与人生的关系; 3.关注自身发展与职业素养养成; 4.形成积极心态与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等,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和能力,明确职业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技能和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 |
6 |
计算机基础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搜索并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新兴技术、Windows10系统的安装与设置;Microsoft Office 三大核心组件(Word 2019、Excel 2019、PowerPoint 2019)使用;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以及WPS 办公应用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应用Microsoft Office及WPS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本课程的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成为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语言文字、文学典籍、衣冠服饰、民俗节日、园林建筑等内容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注重传承、充实底蕴”的原则,精讲多读。根据传统文化不同的类别,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及课程资源,实现“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
8 |
英语Ⅰ |
本课程的目标: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加深文化知识学习,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及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完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升职业英语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生活中涉外交往的典型交际主题,如People, Places, Shopping, Relationships, Entertainment, Hobbies, Health and Holidays等。通过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任务,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和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词汇和语法机构;能够识别、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和多媒体手段,根据语境运用恰当的语言策略;能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任务;具备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形成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拥有自主学习完善的能力。 |
9 |
英语Ⅱ |
本课程的目标: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掌握,强化语法规则的运用,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英语材料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聚焦于不同职业涉外交往的典型场景,如Company,The office,Manufacturing,Entertainment,Business meal,Meetings, Troubleshooting,Careers等。重点培养语言基础,包括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及语音练习。通过实践模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主旨、结构和细节;能够听懂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英语;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和讨论;能够写出结构清晰、内容连贯、语法正确的文章。 |
10 |
日语I |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日语II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涵盖人物关系、寒暄用语、兴趣爱好及大学生活等日常生活主题,全面教授相关词汇、语音、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日语日常生活中相关词汇和语法,构建扎实的语言框架,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能够熟悉各种生活场景的实用交流;培养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
11 |
日语II |
本课程的目标:深化学生对日语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门的职场日语运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更加实用的日语会话能力。熟练掌握寒暄、称呼、指示、请求、交谈、建议、接待等基本的职场会话运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约700词的词汇及课文内容,并能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加以应用。注重职场相关知识学习,了解日本文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
12 |
体育Ⅰ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和日常急救小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所选专项运动技能及该项目比赛的组织编排方法;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专项技能为辅;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素养。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项目包括:篮球Ⅰ、足球Ⅰ、排球Ⅰ、拓展训练Ⅰ、健美操、太极拳。教学内容包括:健康知识、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日常急救小知识、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讲解、示范、纠错、游戏、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达标,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使学生掌握专项技能。 |
13 |
体育Ⅱ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和日常急救小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所选专项运动技能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初级裁判法及组织编排比赛的能力;以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并重,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责任感、拼搏精神、意志品质等。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篮球Ⅱ、足球Ⅱ、排球Ⅱ、拓展训练Ⅱ、啦啦操、太极拳。教学内容包括:健康知识、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日常急救小知识、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讲解、示范、纠错、游戏、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达标,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使学生掌握专项技能。 |
14 |
体育Ⅲ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和日常急救小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所选专项运动技能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初级裁判法及组织编排比赛的能力;以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并重,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拼搏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乒乓球、羽毛球、瑜伽。教学内容包括:健康知识、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日常急救小知识、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讲解、示范、纠错、游戏、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达标,包括: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50米跑;使学生掌握专项技能。 |
15 |
健康教育Ⅰ-Ⅳ |
本课程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身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疾病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健康、亚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传染病防治、急救知识、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运用实际案例或病例分析进行活动性知识教学,把健康教育知识和病例分析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助、助人,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
16 |
劳动教育Ⅰ-Ⅲ |
本课程的目标: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重点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6S管理、创新创业等内容为主。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理论课程讲授形式进行,学生在校的三个学年,每学年安排1次(大一学年8学时、大二学年4学时、大三学年4学时)。 |
17 |
劳动实践周 |
本课程的目标: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大一学生劳动实践周以日常劳动为主,在校内进行。大二学生劳动实践周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相结合,在校内进行。大三学生劳动实践周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在企业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完成劳动任务形式进行,学生在校的三个学年,每学年安排1次。 |
18 |
心理健康教育Ⅰ-Ⅳ |
本课程的目标: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标准及意义。技能层面:使学生掌握心理调适及心理发展技能。自我认知层面:使学生 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总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调适;心理危机的自我调适;善用你的性格优势;学会享受心理咨询;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心理调适;人格塑造中的心理调适;提高你的创造智商;情绪的自我心理调适;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恋爱心理调适;了解你的性心理发展;适应与发展中的心理调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心理调适;提升你的逆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演练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术。 |
19 |
国家安全教育 |
本课程的目标: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的重要性、主要内容、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及维护的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网络课程自学相结合,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以装备在线课程为指导进行课外学习和复习。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依法开展教育,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
20 |
军事理论Ⅰ-Ⅱ |
本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使学生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
21 |
军事技能训练 |
本课程的目标: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了解格斗、防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卫生、救护基本要领,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了解战备规定、紧急集合、徒步行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全面提升综合军事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军事素养,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令行禁止、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良好的战斗素养、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 |
22 |
中国共产党党史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掌握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认识和把握党的辉煌成就,理解党的初心使命,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树立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奋斗历程,重温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聚焦重大历史事件,梳理归纳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梳理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基础上,围绕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总结党史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
23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核心要义与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与科学方法,为今后结合其他课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打下良好基础。 |
24 |
新中国史 |
本课程的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巩固、发展以及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经历为主线,凸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过程,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进步的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分析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科学方法,学史铸魂、学史增智、学史明理。 |
25 |
改革开放史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把握改革开放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阐释了党领导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
26 |
美术鉴赏Ⅰ-Ⅱ |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加强美术鉴赏与人文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欣赏、评析美术经典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介绍世界优秀美术遗产,提升学生运用艺术鉴赏方法进行有关美术欣赏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课程采用“讲授—欣赏—感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
27 |
影视鉴赏Ⅰ-Ⅱ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由此来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影视的历史脉络及艺术特征、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及一般规律等。学生学会根据所掌握的影视鉴赏理论,独立进行影评。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在课堂中对经典影视片段,边展示、边讲解、边讨论,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
28 |
戏剧鉴赏Ⅰ-Ⅱ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戏剧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品位,从而增强审美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戏剧的基本要素、戏剧表演、戏剧欣赏等。以戏剧为导入,戏剧鉴赏知识为铺垫,区别、品鉴、品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戏剧作品。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运用作品鉴赏与实践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欣赏大量的戏剧名段实例对学生进行视听觉训练,揭示戏剧规律、介绍戏剧知识、剖析戏剧作品、指导戏剧鉴赏 |
29 |
音乐鉴赏Ⅰ-Ⅱ |
本课程的目标: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修养及综合素养;陶冶情操、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介绍音乐鉴赏理论、中国和西方各时期的音乐、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讲授和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析,从而认识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
30 |
应用文写作 |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日常文书、事务文书、公务文书等各类文种的文体知识及写作规范。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文的写作。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围绕高职学生群体或个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对应用文的使用需求来设置,以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为教学主线,以强化写作训练为教学基本特色。 |
(二)专业(技能)课程
表5 专业(技能)课程信息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及要求 |
1 |
电工电子技术B |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交直流电路、电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电路分析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导,研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及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典型电气工程项目图纸的识图和绘图方法,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能够运用课程的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典型电气工程图纸的识图与绘图为主线,以电气工程图的电气符号、端子代号、信号及连接线和识图方法及CAD软件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须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3 |
装备制造业概论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符合时代发展的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知识,具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等基本能力,能够对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营销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装备制造业概述、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装备制造业基础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夯实岗位就业适应能力。 |
4 |
自动控制系统 |
本课程的目标:帮助学生熟悉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装备制造基本理论,典型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装备制造业的工程方法等,能够知道常见工业产品原理和生产生活中的工程技术原理。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自动控制系统概述、自动控制系统模型、自动控制系统时域法等为主要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 |
5 |
应用工程数学(1)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积分学。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及运算方法;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及运算方法;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会利用导数求极限;掌握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及运算方法,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能解决几何中的简单应用。 |
6 |
电子设计自动化 |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使学生熟悉Altium Designer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环境,掌握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设计等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应用电子技术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为主线,学习印制电路板和Altium Designer软件介绍、电路原理图设计、原理图元器件库设计、PCB库和集成库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7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本课程的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常用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常用电机的电气控制的器件和电路使用方法和分析等基本能力,使用常见电机控制电路的基本操作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常用电机结构原理、电器器件及其电路、常用电机控制电路系统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8 |
PLC应用技术A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理论和操作,以简单的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维护等为基本技能,能够知道常见控制指令和编程方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掌握硬件配置、基本逻辑指令、计数器/定时器设定值的设定方法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可编程控制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实操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9 |
智能供配电技术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网的构成、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的基本概念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能正确选择高、低压一次器件并分析图纸,能够达到供配电设备装配、运行、检修、继保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供配电系统的认知、装配与操作、运管与监控、设计与维护、系统的保护为主线,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典型视频展示,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按照供配电系统的认知、设计、装调、运行监控等工作过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提高实践技能。 |
10 |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 掌握组态软件和相关驱动软件的安装方法;掌握组态软件工画面设计和布局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控件的动画连接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能够用组态软件设计动画效果,模拟现场设备工艺动作的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实时通信技术;组态王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设计方法,以画面设计、图形工具箱的使用、数据库变量的管理、动画连接、设备连接和命令语言的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机房实践操作、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
11 |
电机调速技术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自动调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典型交/直流电机、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与控制系统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典型交/直流调速系统控制、PLC与变频器联机控制电机运行、变频器的安装与维护。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典型交/直流电机、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与控制系统设计、PLC与变频器联机控制电机运行、变频器的安装与维护。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交/直流调速技术的应用、通用变频器的知识、变频器面板、外部端子控制的基本操作、参数设置方法、PLC和变频器联机控制等,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 |
12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程序建立的步骤及示教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工具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信号板卡的配置等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机器人常用指令完成机器人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典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与编程为主线,主要讲授工业机器人循迹、绘图、装配、搬运、码垛等编程调试,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取理实一体、学生分组训练等方式,按照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分析、动作路径规划、编程调试、系统维护等工作过程进行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3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运动曲线设计、元器件选择、控制程序编写与系统调试等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工业运动控制系统集成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器人基础、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运动控制系统组成、轨迹规划、传动机构的选择、电机选择、反馈与控制器件选择、电机驱动、运动控制实现。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
14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51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等基本技能,能够完成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51单片机结构及引脚功能、KeilC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的应用以及人机接口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单片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
15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生产线系统组成及安装方法,掌握典型供料、加工、装配、分拣和输送单元编程及调试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完成生产线系统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生产线运行工艺为主线,主要讲授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的组成、编程及调试,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操作演示、学生操作训练等方式,按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运行的工作过程进行项目实施,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提高实践技能。 |
1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传感器进行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为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外形结构、测量电路、信号处理,使用传感器检测力、位移、速度、位移和温湿度等典型物理量。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
17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熟悉智能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作用,掌握典型的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等基本方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系统组成,数据采集板卡的使用,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使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达到能进行智能控制系统熟练应用的要求。 |
18 |
专业技能实训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工操作的基本工艺等,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电工安全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为主线,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知、电工操作的基本工艺、电子电路的焊接为主要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采用课程思政教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 |
19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授以常用低压电器的选用与检修、常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为主线,以电气图纸的读识、常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在电气控制技能操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
20 |
金工实训Ⅰ |
本课程的目标:能够根据图纸分析各零件的加工方法,完成其中车削、钳工的基本工艺和基本操作。完成需车削加工、钳工加工的零件。能够根据图纸完成部件的装配,并通过工件装配,使学生体会各工序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零件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培养质量责任养培意识。了解生产现场相关岗位职责,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车削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工件与刀具的装夹、端面、外圆、阶台的粗车、精车加工、倒角加工。钳工基本操作,划线、锯割、锉削(锉配)、钻孔、铰孔、攻丝、套丝及按照图纸进行工件装配、质量检测等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思政等相关内容。 |
21 |
岗位实习1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初步学习电气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注重职业素养培养。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实习企业、设施条件、实习岗位、指导教师符合专业实习标准。 |
22 |
岗位实习2 |
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自动控制系统的生产过程为主线,进行电气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等方面的训练,兼顾自动化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知识的讲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实习企业、设施条件、实习岗位、指导教师符合专业实习标准。 |
23 |
毕业设计 |
本课程的目标: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相关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完成系统设计、绘图、编程、调试及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进行全面检验,指导老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
表6 专业(技能)课程信息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周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备注 |
1 |
电工电子技术B |
纯理论 |
必修课 |
80 |
80 |
|
5 |
5 |
考试 |
|
2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查 |
|
3 |
装备制造业概论 |
纯理论 |
选修课 |
16 |
16 |
|
2 |
1 |
考查 |
|
4 |
自动控制系统 |
纯理论 |
选修课 |
32 |
32 |
|
2 |
2 |
考查 |
|
5 |
应用工程数学(1) |
纯理论 |
选修课 |
48 |
48 |
|
4 |
3 |
考查 |
|
6 |
电子设计自动化 |
理实一体化 |
选修课 |
48 |
16 |
32 |
3 |
3 |
考查 |
|
7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8 |
PLC应用技术A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9 |
智能供配电技术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3 |
32 |
4 |
4 |
考试 |
|
10 |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4 |
32 |
4 |
4 |
考试 |
|
11 |
电机调速技术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5 |
32 |
4 |
4 |
考试 |
|
12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56 |
28 |
28 |
4 |
3.5 |
考试 |
|
13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14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15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理实一体化 |
必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1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理实一体化 |
选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查 |
|
17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理实一体化 |
选修课 |
64 |
32 |
32 |
4 |
4 |
考查 |
|
18 |
专业技能实训 |
纯实践 |
必修课 |
24 |
|
24 |
|
1.5 |
考查 |
|
19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纯实践 |
必修课 |
24 |
|
24 |
|
1.5 |
考查 |
|
20 |
金工实训Ⅰ |
纯实践 |
必修课 |
24 |
|
24 |
|
1.5 |
考查 |
|
21 |
岗位实习1 |
纯实践 |
必修课 |
432 |
|
432 |
|
18 |
考查 |
|
22 |
岗位实习2 |
纯实践 |
必修课 |
192 |
|
192 |
|
8 |
考查 |
|
23 |
毕业设计 |
纯实践 |
必修课 |
240 |
|
240 |
|
10 |
考查 |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7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模块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
学时 |
线下理论 学时 |
线下实践 学时 |
线上 学时 |
一年 |
二年 |
三年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18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8周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F71012 |
2.75 |
44 |
44 |
|
|
考查 |
4/11w |
|
|
|
|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 |
F73001 |
0.25 |
4 |
|
4 |
|
考查 |
4/1w |
|
|
|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F71013 |
1.75 |
28 |
28 |
|
|
考查 |
|
2/14w |
|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 |
F73002 |
0.25 |
4 |
|
4 |
|
考查 |
|
2/2w |
|
|
|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F71018 |
2.75 |
44 |
44 |
|
|
考查 |
|
|
|
4/11w |
|
|
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课 |
F73004 |
0.25 |
4 |
|
4 |
|
考查 |
|
|
|
4/1w |
|
|
7 |
形势与政策Ⅰ |
F71014 |
0.2 |
8 |
8 |
|
|
考查 |
2/4w |
|
|
|
|
|
8 |
形势与政策Ⅱ |
F71015 |
0.2 |
8 |
8 |
|
|
考查 |
|
2/4w |
|
|
|
|
9 |
形势与政策Ⅲ |
F71016 |
0.15 |
4 |
4 |
|
|
考查 |
|
|
2/2w |
|
|
|
10 |
形势与政策Ⅳ |
F71017 |
0.2 |
8 |
8 |
|
|
考查 |
|
|
|
2/4w |
|
|
11 |
形势与政策实践课 |
F73003 |
0.25 |
4 |
|
4 |
|
考查 |
|
|
2/2w |
|
|
|
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 |
F75009 |
0.5 |
8 |
2 |
4 |
2 |
考查 |
2/4w |
|
|
|
|
|
13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 |
F75010 |
0.5 |
8 |
2 |
4 |
2 |
考查 |
|
|
|
2/4w |
|
|
14 |
计算机基础 |
F45402 |
3 |
48 |
8 |
24 |
16 |
考试 |
|
4/12w |
|
|
|
|
1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F61103 |
1 |
16 |
4 |
|
12 |
考查 |
2/8w |
|
|
|
|
|
16 |
英语Ⅰ |
F62201 |
4 |
64 |
44 |
|
20 |
考试 |
4/16w |
|
|
|
|
|
17 |
英语Ⅱ |
F62202 |
4 |
64 |
44 |
|
20 |
考试 |
|
4/16w |
|
|
|
|
18 |
日语Ⅰ |
F62208 |
4 |
64 |
|
|
64 |
考试 |
4/16w |
|
|
|
|
|
19 |
日语Ⅱ |
F62209 |
4 |
64 |
|
|
64 |
考试 |
|
4/16w |
|
|
|
|
20 |
体育Ⅰ |
F62301 |
2 |
36 |
|
28 |
8 |
考查 |
2/18w |
|
|
|
|
|
21 |
体育Ⅱ |
F62302 |
2 |
36 |
|
28 |
8 |
考查 |
|
2/18w |
|
|
|
|
22 |
体育Ⅲ |
F62303 |
2 |
36 |
|
28 |
8 |
考查 |
|
|
|
2/18w |
|
|
23 |
健康教育Ⅰ |
F63301 |
0.25 |
4 |
|
|
4 |
考查 |
2/2w |
|
|
|
|
|
24 |
健康教育Ⅱ |
F63302 |
0.25 |
4 |
|
|
4 |
考查 |
|
2/2w |
|
|
|
|
25 |
健康教育Ⅲ |
F63303 |
0.25 |
4 |
|
|
4 |
考查 |
|
|
2/2w |
|
|
|
26 |
健康教育Ⅳ |
F63304 |
0.25 |
4 |
|
|
4 |
考查 |
|
|
|
2/2w |
|
|
27 |
劳动教育Ⅰ |
F91001 |
0.5 |
8 |
8 |
|
|
考查 |
|
8/1w |
|
|
|
|
28 |
劳动教育Ⅱ |
F91002 |
0.25 |
4 |
4 |
|
|
考查 |
|
|
|
4/1w |
|
|
29 |
劳动教育Ⅲ |
F91003 |
0.25 |
4 |
|
|
4 |
考查 |
|
|
|
|
4/1w |
|
30 |
劳动实践周 |
F93004 |
1 |
16 |
|
16 |
|
考查 |
|
16/1w |
|
|
|
|
31 |
心理健康教育Ⅰ |
F91525 |
0.5 |
8 |
6 |
|
2 |
考查 |
2/4w |
|
|
|
|
|
32 |
心理健康教育Ⅱ |
F91526 |
0.5 |
8 |
6 |
|
2 |
考查 |
|
2/4w |
|
|
|
|
33 |
心理健康教育Ⅲ |
F91527 |
0.5 |
8 |
6 |
|
2 |
考查 |
|
|
2/4w |
|
|
|
34 |
心理健康教育Ⅳ |
F91528 |
0.5 |
8 |
6 |
|
2 |
考查 |
|
|
|
2/4w |
|
|
35 |
国家安全教育 |
F71006 |
1 |
16 |
8 |
|
8 |
考查 |
2/8W |
|
|
|
|
|
36 |
军事理论I |
F94004 |
1 |
18 |
8 |
4 |
6 |
考查 |
4/4w |
|
|
|
|
|
37 |
军事理论II |
F94005 |
1 |
18 |
8 |
4 |
6 |
考查 |
|
|
|
4/4w |
|
|
38 |
军事技能训练 |
F94003 |
2 |
112 |
|
112 |
|
考查 |
3w |
|
|
|
|
|
应修 |
38 |
720 |
308 |
268 |
144 |
|
10 |
12 |
0 |
6 |
|
|
选修 |
限选 |
1 |
改革开放史 |
F71021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2/8w |
|
|
|
2 |
新中国史 |
F71019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2/8w |
|
|
|
3 |
中国共产党党史 |
F71005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2/8w |
|
|
|
4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
F71020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2/8w |
|
|
|
5 |
美术鉴赏Ⅰ |
F61104 |
1 |
16 |
8 |
|
8 |
考查 |
2/8w |
|
|
|
|
|
6 |
美术鉴赏Ⅱ |
F61105 |
1 |
16 |
4 |
12 |
|
考查 |
|
2/8w |
|
|
|
|
7 |
影视鉴赏Ⅰ |
F61106 |
1 |
16 |
8 |
|
8 |
考查 |
2/8w |
|
|
|
|
|
8 |
影视鉴赏Ⅱ |
F61107 |
1 |
16 |
4 |
12 |
|
考查 |
|
2/8w |
|
|
|
|
9 |
戏剧鉴赏Ⅰ |
F61108 |
1 |
16 |
8 |
|
8 |
考查 |
2/8w |
|
|
|
|
|
10 |
戏剧鉴赏Ⅱ |
F61109 |
1 |
16 |
4 |
12 |
|
考查 |
|
2/8w |
|
|
|
|
11 |
音乐鉴赏Ⅰ |
F61110 |
1 |
16 |
8 |
|
8 |
考查 |
2/8w |
|
|
|
|
|
12 |
音乐鉴赏Ⅱ |
F61111 |
1 |
16 |
4 |
12 |
|
考查 |
|
2/8w |
|
|
|
|
13 |
应用文写作 |
F61101 |
1 |
16 |
6 |
|
10 |
考查 |
|
2/8w |
|
|
|
|
应修 |
4 |
64 |
18 |
12 |
34 |
|
0 |
0 |
0 |
0 |
|
|
应修合计 |
42 |
784 |
326 |
280 |
178 |
|
10 |
12 |
0 |
6 |
|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1 |
电工电子技术B |
F31003 |
5 |
80 |
60 |
|
20 |
考试 |
5/16w |
|
|
|
|
|
2 |
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 |
F35204 |
4 |
64 |
16 |
32 |
16 |
考查 |
|
|
4/16w |
|
|
|
应修 |
9 |
144 |
76 |
32 |
36 |
|
5 |
0 |
4 |
0 |
|
|
选修 |
1 |
装备制造业概论 |
F31001 |
1 |
16 |
12 |
|
4 |
考查 |
2/8w |
|
|
|
|
|
2 |
自动控制系统 |
F31210 |
2 |
32 |
24 |
|
8 |
考查 |
2/16w |
|
|
|
|
|
3 |
应用工程数学(1) |
F41504 |
3 |
48 |
32 |
|
16 |
考查 |
4/12w |
|
|
|
|
|
4 |
电子设计自动化 |
F35230 |
3 |
48 |
0 |
32 |
16 |
考查 |
|
3/16w |
|
|
|
|
应修 |
9 |
144 |
68 |
32 |
44 |
|
6 |
3 |
0 |
0 |
|
|
应修合计 |
18 |
288 |
144 |
64 |
80 |
|
11 |
3 |
4 |
0 |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F35208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4/16w |
|
|
|
|
2 |
PLC应用技术A |
F35214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4/16w |
|
|
|
3 |
智能供配电技术 |
F35213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4/16w |
|
|
|
4 |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 |
F35221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4/16w |
|
|
|
5 |
电机调速技术 |
F35222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
4/16w |
|
|
6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F35102 |
3.5 |
56 |
16 |
28 |
12 |
考试 |
|
|
|
4/16w |
|
|
应修合计 |
23.5 |
376 |
96 |
188 |
92 |
|
0 |
4 |
12 |
8 |
|
|
专业拓展课 |
必修 |
1 |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F35205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4/16w |
|
|
|
2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
F35200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
4/16w |
|
|
3 |
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 |
F35206 |
4 |
64 |
16 |
32 |
16 |
考试 |
|
|
|
4/16w |
|
|
应修 |
12 |
192 |
48 |
96 |
48 |
|
0 |
0 |
4 |
8 |
|
|
选修 (二选一) |
普通班 |
1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F35506 |
4 |
64 |
16 |
32 |
16 |
考查 |
|
4/16w |
|
|
|
|
应修 |
4 |
64 |
16 |
32 |
16 |
|
0 |
4 |
0 |
0 |
|
|
双元制培养 |
1 |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
F35203 |
4 |
64 |
16 |
32 |
16 |
考查 |
|
4/16w |
|
|
|
|
应修 |
4 |
64 |
16 |
32 |
16 |
|
0 |
4 |
0 |
0 |
|
|
应修 |
4 |
64 |
16 |
32 |
16 |
|
0 |
4 |
0 |
0 |
|
|
应修合计 |
16 |
256 |
64 |
128 |
64 |
|
0 |
4 |
4 |
8 |
|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必修 |
1 |
专业技能实训 |
F33701 |
1.5 |
24 |
|
24 |
|
考查 |
1w |
|
|
|
|
|
2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
F33702 |
1.5 |
24 |
|
24 |
|
考查 |
|
1w |
|
|
|
|
3 |
金工实训Ⅰ |
F83221 |
1.5 |
24 |
|
24 |
|
考查 |
|
|
1w |
|
|
|
4 |
岗位实习1 |
F00003 |
18 |
432 |
|
432 |
|
考查 |
|
|
|
|
18w |
|
5 |
岗位实习2 |
F00004 |
8 |
192 |
|
192 |
|
考查 |
|
|
|
|
|
8w |
6 |
毕业设计 |
F00002 |
10 |
240 |
|
240 |
|
考查 |
|
|
|
|
|
10w |
应修合计 |
40.5 |
936 |
|
936 |
|
|
1w |
1w |
1w |
|
18w |
18w |
应修总计 |
140 |
2640 |
630 |
1596 |
414 |
|
21 |
23 |
20 |
22 |
|
|
注:1.劳动实践周,每学年安排1次。大一、大二在校期间完成,大三在岗位实习期间完成。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一般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能够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教研机制。
2.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主持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3.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原则上具有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聘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建立专门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基本要求
实验、实训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实验、实训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确定,能够满足开展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电机及电气控制、智能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专业基础技能、电气控制线路等实验、实训活动的要求,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鼓励在实训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
(1)自动化仿真实训室
配备局域网计算机机房和各类工控仿真软件等设备,用于《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涵盖工程、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综合技能的全面培养等实训教学。同时,也可作为社会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基地。
(2)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配备单片机创新设计平台、STM32开发板、51开发板等设备,用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的实训教学,用于开展单片机基础通识实训、创新实训、工程开发等教学。
(3)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配备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台、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台、高功能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台,主要包含PLC模块、步进伺服模块、触摸屏模块、变频器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和现场模拟模块等,用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硬件接线,可编程控制器软件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程序设计和维护、人机界面设计、变频调速控制,步进伺服运行控制、电气控制技术等实训教学。
(4)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
配备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考核平台、电脑、录播系统等设备,用于《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的各单元结构认知、PLC编程、工业组态、网络通信及设备调试运行等实训教学。
(5)电机拖动实训室
配备交流电动机及其模型、直流电动机及其模型、同步电动机及其模型、伺服电动机仪器、电机测试及拖动实训台等设备,用于《电机与电气控制》的交流电动机运行测试、直流电动机运行测试、同步电动机运行测试、伺服电动机运行测试、简单电气控制电路等实训教学。
(6)供配电技术实训室
配备双回路供配电系统、智能供配电系统、监控系统、电脑、多媒体一体机等设备,用于《智能供配电技术》的系统认知、高低压元器件认知、接线图分析、倒闸操作、监控操作、在线测试等实训教学。
(7)运动控制技术实训室
配备智能运动控制系统集成平台和智能运动控制桌面实训台,用于《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的数字逻辑控制、单轴运动控制、双轴插补运动、电子齿轮、电子凸轮、平台系统集成、通用运动控制、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机器人和工业网络构建等理实一体化教学。
(8)电工技术实训室
配备电工电子实训台,用于《专业技能实训》的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知、电工操作的基本工艺、电子电路的焊接、示波器的应用等实训教学。
(9)维修电工实训室
配备电气控制系统实训装置(包含带保护的三相交流电源模块、常用低压电器模块、开放式网孔板、交直流电动机、万用表、电工工具等),能够完成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实训任务,适用于《电气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维修电工技术》等课程的教学。
3.实习场所基本要求
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经实地考察后,确定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条件完备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实习基地应能提供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等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应体现本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并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电力法;电力设施安全管理标准、用电安全管理标准等法律法规;3种以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术期刊。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的教学资源,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PLC应用技术》、《智能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电机及电气控制》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动态更新,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或项目教学,按照任务实施讲授知识与技能,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结合“应用”需要组织内容;在任务或者项目实施中,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尽可能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
(2)灵活运行讲授法、小组现场教学、课堂讨论,做学合一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多采用图片、动画及虚拟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方法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习评价
(1)对学生评价,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强化过程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出勤率、课堂表现、安全操作、作业、实训报告、团队合作、技能竞赛等,以此强化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2)对教师评价,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其中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指出教师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自评: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教师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其他组成员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一)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从事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所具备的能力水平,并在3~5年后达到发展岗位所具备的能力水平。
(二)毕业学分要求
(1)修满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最低140学分。其中:必修课113.5学分、选修课26.5学分;
(2)除修满(1)所规定的的学分外,还需修满第二课堂学分14学分。
十、附录
1.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表8 各教学环节安排
学年 |
学期 |
课堂 教学 |
集中实践 |
复习 考试 |
体验 实习 |
合计 |
军训 |
整周 实训 |
岗位 实习 |
毕业 设计 |
第一 学年 |
1 |
11 |
3 |
2 |
0 |
0 |
2 |
0 |
18 |
2 |
17 |
0 |
1 |
0 |
0 |
2 |
0 |
20 |
第二 学年 |
3 |
17 |
0 |
1 |
0 |
0 |
2 |
0 |
20 |
4 |
18 |
0 |
0 |
0 |
0 |
2 |
0 |
20 |
第三 学年 |
5 |
0 |
0 |
0 |
8 |
10 |
2 |
0 |
20 |
6 |
0 |
0 |
0 |
18 |
0 |
0 |
2 |
20 |
合计 |
63 |
3 |
4 |
26 |
10 |
10 |
2 |
118 |
教学周整体安排: 1.第1学期18周; 2.第2-4学期20周; 3.第1-2学期,安排校内劳动实践1周,计入学期整周实训教学周; 4.第3-4学期,劳动实践周以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两个模块为主,不占用教学周。 5.第5学期20周,毕业设计+岗位实习18周,劳动实践周与岗位实习相结合,在企业进行; 6.第6学期18周,岗位实习18周;学生利用假期完成2周体验式实习(含社会实践)。 |
2.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表9 课程学分(学时)分配
模块类别 |
课程性质 |
毕业需 达到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合计 学时 |
公共基础模块 |
必修课 |
38 |
27.1% |
452 |
268 |
720 |
选修课 |
4 |
2.9% |
52 |
12 |
64 |
专业基础模块 |
必修课 |
9 |
6.5% |
112 |
32 |
144 |
选修课 |
9 |
6.5% |
112 |
32 |
144 |
专业核心模块 |
必修课 |
23.5 |
16.8% |
188 |
188 |
376 |
选修课 |
0 |
0.0% |
0 |
0 |
0 |
专业拓展模块 |
必修课 |
12 |
8.5% |
96 |
96 |
192 |
选修课 |
4 |
3% |
32 |
32 |
64 |
实训实习模块 |
必修课 |
40.5 |
28.7% |
0 |
936 |
936 |
选修课 |
0 |
0.0% |
0 |
0 |
0 |
合计 |
140 |
100% |
1044 |
1596 |
2640 |
必修课总学分 |
123 |
选修课总学分 |
17 |
选修与必修比例 |
1:7.2 |
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40% |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60% |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 |
1:1.5 |
理实一体化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30% |
注:理实一体化课程默认学时为理论:实践=1:1。
3.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修满第二课堂14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以学年为认定期限,每学年九月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认定、审核、公示、备案等工作。学生毕业前,符合毕业条件的,校团委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上盖章,成绩单装入档案;对不符合毕业要条件的,学生需补修所学学分,不能及时补修的延期毕业。
表10 课程学分(学时)分配
模块 |
2024-2025学年最低学分 |
2025-2026学年最低学分 |
2026-2027学年学分 |
模块总计学分 |
思想成长 |
2(每学期1学分) |
2(每学期1学分) |
前两学年未修满相应学分,第三学年应补修不足学分 |
4 |
实践学习 |
1.5(每学期0.75学分) |
1.5(每学期0.75学分) |
3 |
志愿公益 |
1(每学期0.5学分) |
1(每学期0.5学分) |
2 |
文体活动 |
1(每学期0.5学分) |
1(每学期0.5学分) |
2 |
创新创业 |
1.5(每学期0.75学分) |
1.5(每学期0.75学分) |
3 |
工作履历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技能特长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应修满学分 |
14 |
4.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表11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形式/载体 |
学时 |
1 |
“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系列实践活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志愿服务、微视频等 |
4 |
2 |
“菜单式”自助实践活动 |
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主题演讲、“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
8 |
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实践活动 |
“党史”知识竞赛接力跑、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主题演讲、观读活动、竞赛活动等 |
4 |
5.课程设置及内容调整
表12 202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调整表
序号 |
调整内容 |
调整依据、原因 |
备注 |
1 |
调整《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名称为《自动控制系统》,学分由3降到2 |
根据国家专业标准要求调整 |
|
2 |
增加《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电机调速技术》核心课程 |
根据国家专业标准要求调整 |
|
3 |
调整《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核心课程 |
根据国家专业标准要求调整 |
|
4 |
调整核心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与装调》、《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为专业拓展课必修课 |
根据国家专业标准要求调整 |
|
5 |
调整专业基础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为专业拓展课选修课 |
根据校企合作需要调整 |
|
6 |
增加电子设计自动化,删除C语言 |
根据校企合作需要调整 |
|
制订人:王英
校对人:马骏
审核人:任亚军